市区房价贵 多伦多华人郊区追逐大房梦|大纪元多伦多

2025-01-09 | 星期四

市区房价贵 多伦多华人郊区追逐大房梦


【大纪元2013年10月04日讯】(大纪元记者周行、李平多伦多报导)多伦多一直是加拿大华人新移民安居的首选地,移民推动了这个城市迅速发展。随着人口密度的提升带来房价高昇,交通拥挤。现在,更多华人在向周边近郊地区迁移。

纽约市区和郊区的连接,靠大桥和隧道;悉尼市区和郊区的连接,靠M型公路。多伦多市区和郊区的连接纽带,则以区号划分,即郊区属905,城区是416。由于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,电话、传真和手机用户激增。为应对这一需求,1993年10月2日,贝尔公司首次启用905这一数字,将大多区一分为二,开加拿大城郊区号划分之先河。

20年后的今天,905已不再是简单的区号划分,更成为城郊划分之标誌。贝尔公司此举在政治形象和情感上产生的影响,在加拿大歷史上极其罕见,非其他电信公司能复制。这一划分,也代表着城市扩张问题上的不同态度。

政治顾问科尔西(Brian Kelcey)表示,416更代表着如何找到扩张出路这样一种心理,而905则更多代表一种传统扩张心理,即以独立屋和单屋开发为主,帮助新移民实现有块地、有足够空间供家人生活和休闲的大房梦。

市区房价昂贵 华人安家近郊

多伦多一直是加拿大华人新移民安居的首选地,大量移民涌入推动了多伦多市的成长,按2011年的统计数据,其人口已达2,615,060人,其中少数族裔居民比率高达49.1%。地少人多使多伦多市(416地区)的房子价格不断上升,交通越来越拥挤,这也使很多华人移民不再留恋多伦多,他们在向905地区迁移。

2008年登陆加拿大的中国移民汪女士,只在多伦多市北面附近住了2年,然后为了能住上新的房子,有更好的居住环境,她在多伦多更北的905区万锦市内买了房子。她说,后来发现那里中国移民也很多,人口密度也挺高。

黄女士在2009年10月选择搬离多伦多,她在多伦多以北40公里处的一个小镇买了一栋2,450平方尺的独立屋。她对《大纪元》称,选择小镇居住主要是因为房价,当时她买房大约花了39万,这个价位在多伦多只能买到面积小一半的半独立屋;其次是因为小镇上的空气比较新鲜,儿童活动区域大,家中有即将出生的婴儿,所以,小镇是比较好的选择。

905地区的万锦市有不少名校区,市内华人居民比例高达42%。城市人口从20年前的12万增加到目前30万。

小镇民风古朴 更多接触本地文化

李天明1997年单身移民到加拿大,在多伦多和温哥华住过,后来在密西沙加找到工作,结婚并买了房子。他说,他的条件有限,只好跟着学习及工作的要求走。「我自己是希望在环境好、空气好的地方住。」

「其实我不喜欢多伦多,我喜欢接近大自然,喜欢安静、朴素的生活。」他说,他偶然去多伦多都是为了办事,或者有些东西要去多伦多才能买到。

「多伦多交通很拥挤,标誌非常复杂。我觉得很容易出交通事故。」他说,如果可以选择的话,他会去比较小的城镇,比如人口5万至10万的小镇,那里「民风古朴、生活很安静,接近大自然。」

黄女士表示,在小镇上居住可以更多接触到当地文化。她说,她所居住的街区有很多孩子在车道上练习打冰球,足球也很普及。「这是一种本地文化。」黄女士说:「小镇有一些体育项目俱乐部,比如,在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公园,每逢夏秋季节,就会有足球俱乐部组织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在这里举行足球比赛,有儿童组、少年组和成年组。」

李天明则说,新移民如果经济条件不够,当然是去大城市好,那里机会多,交通便利,设施完善,个人社交圈子会比较大。如果你条件好,是一个喜欢体验不同族裔文化的人,不妨去像魁北克或蒙特利尔那样的文化城市。如果你很有钱,可以到郊区买豪宅享受一番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主流人士眼中的416 VS 905 城郊之分

【大纪元记者李平编译报导】20年后的今天,905已成为城郊划分之标誌。实际上,温哥华和蒙特利尔也有类似区号划分不同区域,但没有一个象905这个区号产生的政治影响巨大。

此后,贝尔又转为使用重叠区号,如新的647区号适用整个大多区, 416和905的区号划分成为最后歷史遗物,成为名符其实的区域划分标誌,也造成多伦多和郊区在众多规划问题上互不相让。

如今,905已是多伦多外围区域代名词,但仅一个区号就将所有郊区看似一样,也有点失偏颇。实质上,多伦多郊区市镇都有自身不同特点。如有些是汽车制造中心,有些是农村郊区,有些是高科技中心。

据《环球邮报》报导,宾顿30岁居民诺贝尔(Justin Noble)对905和416的背后含义就深有体会。他说,这是主流文化的一种耻辱,在自己眼中,宾顿几乎就是多伦多,但在从小到大在多市市区长大的妻子眼中,宾顿就像是加拿大的奈武特这样的边远地区,或甚至是俄罗斯这样的不堪地位。

但仅一个区号就将所有郊区看似一样,也有点失偏颇。实质上,多伦多郊区市镇都有自身不同特点。如有些是汽车制造中心,有些是农村郊区,有些是高科技中心。

1990年初,贝尔公司曾考虑以央街为界,为多伦多分配东西2个区号,但遭到当时的贝尔经理达菲(Greg Duffy)的反对,称公众地理知识有限,人们没必要知道哪边是东,哪边是西,也不知道央街在哪里。

但是,如这一想法真的实施,对于1994~1997年多伦多市长霍尔(Barbara Hall)女士来说,兴许更有利管理。她说,自己一直把多伦多视为整个大多区的一个部分,也希望整个区域行动步骤一致,905这个区号带来的麻烦真是不小,尤其是在和周边市镇探讨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等问题合作上,困扰不断。

在多伦多长大的现年28岁门哲尔(Kevin Menzel)表示,如以央街东西划分多伦多,由此造成的文化分裂可能更小。他说,当年自己搬到密市时,就遭受不少嘲笑,同时也惊奇地发现,密市在社区和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多样性比自己原先预想要更多,但非常统一,其差别也被人们夸大。

(责任编辑:林妍)